-
《文圣拳》三部曲之三“大道之行”编者卢飞宏先生简介
2017-07-10 18:45:24
《文圣拳》三部曲之三“大道之行”编者卢飞宏先生简介
————文圣拳
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男,汉族,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文圣拳推广中心主任,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国际功夫联合会会员,嘉祥县文圣拳武术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研究专家,中国民间宗教文化研究著名学者,《文圣拳》著作作者(卢飞宏、张丽光合著),《文圣拳武学文化系列丛书》编者。长期从事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担任刑侦科长、刑警大队长十几年,曾担任政法委领导等,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认真读书学习,对先秦诸子百家深刻研读,对中国历史、哲学、宗教、兵法及思想文化等有深刻的研究,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文圣拳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崇文尚武,博览群书,以武修心养身,以书养智筑雅,以拳练形求法,以文补思充慧,集儒释道之成,兼文武之修,德法并举,勤于耕耘,苦心悟道,著书立卷。18岁拜文圣拳(文圣功、五步架、五手、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五步神拳、先天无极道圣道圣拳、义和拳等)一代宗师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韩垓乡五里堡陈云义(1909—2000)先生为师,成为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深得文圣拳文武功法精髓和要诀,对文圣拳武学深有体悟,有深厚的中华武学文化造诣。早年学习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和警察军体擒敌拳、捕俘拳、拳击、散打等,数十年勤学苦练,文武兼备,功夫精湛,对文圣拳武学研究和弘扬发展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圣拳》(天津教育出版社,约16万余字,2011年12月第一版发行)。第一部“圣拳经典”,对文圣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传承,拳学思想,拳法理论,要领特点,习练要求,实战技击,健身养生,修身养性、哲学思想,宗教关系,文场与武场,以及文圣拳与人生智慧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试析文圣拳的文场与武场》(《武魂》杂志2013年第7期、第10期),《文圣拳武学文化探索研究》(3万余字)等论文,以及根据文圣拳“泰山论道”活动之祭拜文即《泰山论道赋》谱写了《中华文圣拳之歌》(词曲作者、《武魂》杂志2013年第11期)。文圣拳拳学思想的确定者。主持设计确立了文圣拳会标、会旗、标准练功服装等。2015年2月出版发行了《文圣拳武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二“文圣论道”(26万余字)。发表了《中华文圣拳武学之魂》、《文圣拳“两论”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之花文圣拳》、《千古传承的马上征战功夫》、《大道之行—文圣拳发展之路》、《论武术教育》《文圣拳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发展的影响》等几十篇重要论文,作以文圣拳为题材的诗词歌赋30余首,极大提高了文圣拳武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文圣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文圣拳武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三“大道之行”,是文圣拳发展的重大进步,是第一部、第二部文圣拳著作的深化和补充,三部武术著作共计约百万余字,建立了完整的文圣拳武学体系,比较全面地简述了文圣拳武学文化。
文圣拳武学的研究工作,开启了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大门,填补了中国武学文化研究的空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武学理论文化宝库,是对中国武学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文圣拳武学研究对于促进中国民间宗教武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文化思想发展影响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武术文化思想体系,为探索武术文化思想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文圣拳研究工作为弘扬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和“文化山东”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名中国刑事警官的中华武学之路!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