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文圣拳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建议————卢飞宏 黄凌魁
2015-11-24 07:36:35
对文圣拳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建议
摘自《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之花---文圣拳》之五
(2015年第8期,中华武术杂志会刊)
————— 一部伟大的武学文化
作者 卢飞宏 黄凌魁
(一)按照“政府主导,专业策划,市场动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强文圣拳文化圣地建设。以“强身健身,弘扬武学”为宗旨,树立“圣功传承,德行天下”的理念,各主要传承地要加强文圣拳文化“圣地”和“文圣拳武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夯实武学文化根基,增强文化底蕴,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构建文圣拳文化大格局,使之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山东嘉祥井庄、郓城二十里铺、汶上宋庄、梁山五里堡,以及江苏丰县魏堂、沛县李集等文圣拳重要传承地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有信心成为中国及至世界知名的文圣拳武学文化“圣地”。要加强文圣拳武术培训基地、场馆、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圣拳文化纳入当地政府文化发展的规划,真正将文圣拳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向世人展示文圣拳武学文化的魅力。要以建设文圣拳文化“圣地”为龙头,形成良好的群众性体育文化氛围,带动文圣拳的全面发展。要结合各地的实际,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民间活动的方式来促进文圣拳的发展。每年要经常性的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让人们将习练文圣拳和中国武术形成一种时尚,培育良好的体育文化的环境和氛围,扎实推进文圣拳武学向前发展,让文圣拳民族体育之花开放的更加鲜艳。
(二)充分发挥文圣拳体育辅导员的作用,全面做好文圣拳推广工作。近年来,文圣拳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国际武术大师、世界著名武术家、国际武术文化传承人和武术文化带头人,并成为各地武术协会组织的骨干力量,着力培育了一大批文圣拳社会体育辅导员。目前,各地以文圣拳传承人为主,吸纳一些习练者和爱好者加入到文圣拳体育辅导员队伍中来,并不断壮大这支队伍,为文圣拳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各主要传承地相继成立了群众性的体育团体或协会,积极主动地开展文圣拳体育健身活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与群众自发组织相结合的体育文化格局。要建立文圣拳赛事和推广完整运作方法与管理制度,在政府的支持下举行文圣拳国际邀请赛和其它赛事活动,推动文圣拳竞技比赛,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助推文圣拳群众体育运动更好、更高、更快地发展。要用最标准化的形式,最有效的方式,实施竞技体育化,促进文圣拳大众化发展、学校教育推广,以及活跃民间活动,推动文圣拳产业化发展,为文圣拳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发展之路。要逐步推动文圣拳武术段位制发展,促进文圣拳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正规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
(三)积极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圣拳“四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进企业)”活动。鼓励各传承地习练者和爱好者,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县政府组织开展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进”活动,各地传承人和爱好者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下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进企业教学和展示活动,让群众和学生有机会近距离的学习这门武林功夫,领略文圣拳的风采,同时也起到弘扬文圣拳武学的目的。要以“以点带面,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铺开”思路,倡导“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在继承传统武术家传、师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创新发展,克服当前弘扬中华传统武术存在的瓶颈问题,深挖资源潜力,不断将文圣拳武学推向新的高度,真正将文圣拳的弘扬与发展作为一项事业发扬光大,逐步将文圣拳武学推向全国和世界,让世界人民也能享受到习练文圣拳实惠和益处。培养和鼓励更多的文圣拳门人从事专业武学道路,不断培养文圣拳武学带头人,促进文圣拳武学产业化道路。探索新形势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实现文圣拳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圣拳武学文化建设,提升文圣拳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武术之根和理论基石,注重吸收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文圣拳要与始祖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中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儒家文化相结合,提高文圣拳文化的深度和内涵,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又饱含时代特征的,引领人们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具有武学灵魂和精神的体育文化。鼓励文圣拳习练者积极提炼并提升文圣拳“体育文化”的精髓,真正将文圣拳当作一门文化和艺术弘扬和传承下去。 要不断通过文圣拳年会和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建立文化交流平台,不断促进文圣拳武学上新台阶,达到各传承地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升、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健身意识,提高群众对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使之能自觉参与开展的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 要高度重视文圣拳运动价值和其运动过程中应有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求及中国武术的儒道释人文理想,使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文化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圣拳武学文化全面发展。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孕育尚武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用文化、思想、信念和责任的力量,推动文圣拳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提升文圣拳的时代价值。要让文圣拳发展跟上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潮流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供良好的机遇和充足的能量, 让文圣拳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五)传播文圣拳文化当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的更新变化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网络宣传具有其它交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圣拳发展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大武学网络宣传工作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保护、整合和利用文圣拳文化资源所拥有巨大的优势,弘扬崇武慕德精神,宣扬浩然正气,熔铸民族精神之魂,提升文圣拳武学文化“软实力”。要加强媒体的宣传作用,重视电视、报刊、报纸、多媒体等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要以大海一样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将文圣拳武学发扬光大,让文圣拳从各主要传承地走向大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辉煌,走向未来!文圣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体门人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和爱护,让这部有深厚传统文化内涵、思想和精神的伟大武学——??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之花文圣拳,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华武术杂志》2015年)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